内容简介
出世与入世既是面对现实政治的选择,也是面向内心价值的抉择;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身份和各异的出处态度交织,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传世形象与精神气质。晋人陶渊明以诗文与不仕闻名,影响贯穿古今;而陶氏之隐属儒家还是道家,为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
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诠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他的精神世界关联于原始儒学的核心义理,又将其人格行状放入所处的生存处境与政治现实,从而把陶渊明思想定位在“隐逸之间”:以儒者为底色,以隐者为归宿。

隐逸之间
作者简介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政治哲学与中国哲学。
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清华大学哲学系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及学术译作若干篇,主编《公共儒学》。
在线阅读:隐逸之间
相关图书
命若朝霜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是一部深入剖析北宋党争的经典之作。该书以王安石变法为关键节点,立足于神宗熙宁以来的新旧党争,聚焦庆历至靖康近六十年间的党争历史。
绘画中的真理
《绘画中的真理》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集中探讨了艺术、哲学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秩序四千年
该书用全球史的视角和方法,以“法律”“秩序”“文明”为核心观念,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出各大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解析重要节点,以此向读者揭示法律的发展对文明的影响。
细节之美
站在艺术品原作的面前时,第一眼,你究竟看到的是什么?
福柯的主体问题考古学
本书详细研究了福柯在其早中晚期作品如《疯狂史》、《词与物》和《性史》中对我思、主体和主体性的考古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