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内容介绍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一书,由日本学者蛭田圭所著,首次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20世纪两位最重要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之间的冲突及他们思想的深刻分歧。书中详细追溯了这两位思想家从战时纽约的初次见面,到20世纪50年代他们思想鸿沟的不断扩大,再到对阿伦特1963年出版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的争议,以及他们在1967年的会议上错过的彼此接触的机会。伯林甚至在阿伦特去世后,仍对她保持持续的敌意。书中通过大量新的档案材料,生动地展现了这两位杰出人物之间充满矛盾的关系,并揭示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观点如何继续为今天的政治思想提供重要教训。
蛭田圭将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融为一体,研究了同时将阿伦特和伯林联系在一起并造成分裂的关键问题,包括极权主义的性质、邪恶和大屠杀、人类主体和道德责任、犹太复国主义、美国民主、英国帝国主义和匈牙利革命等。但最重要的是,阿伦特与伯林在一个关乎人的条件的核心问题上存在分歧:自由意味着什么?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作者简介
蛭田圭(Kei Hiruta),东京外国语大学哲学讲师,曾任丹麦奥胡斯大学奥胡斯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兼AIAS-COFUND研究员。1980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他的代表译作有《论自由》、《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合译)等。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推荐理由
- 思想碰撞的火花:本书首次全面揭示了阿伦特与伯林这两位思想巨匠之间的冲突与分歧,他们的思想碰撞为政治理论和哲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书中不仅详细追溯了两位思想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还将他们的思想观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展现了他们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丰富的档案材料:作者利用大量新的档案材料,生动地再现了两位思想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深入的思考空间。
- 深刻的哲学思考: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两位思想家的传记,更是一部充满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它引导读者思考自由、极权主义、道德责任等核心问题,为政治理论和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类似书推荐
《苏格拉底与雅典的民主》
这本书同样是一部关于思想家与其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经典之作。它深入探讨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苏格拉底对民主制度的批判与反思,以及他对个人自由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与《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相似,这本书也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思想家与其时代背景相互关系的独特视角。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电子书下载/在线阅读
相关图书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也是其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大结构、大过程、大比较
《大结构、大过程、大比较》是一本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著作,主张用基于历史的大比较来理解大规模结构和过程。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作者杨素秋在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挂职副局长期间,从零开始创建碑林区图书馆的全过程。
迷失
《迷失》是一部科幻悬疑类电视连续剧,由ABC Studios出品。故事主要围绕大洋航空815客机坠落在太平洋的一座神秘孤岛上展开,48名乘客侥幸生还。
世界之门
本书介绍的是感官的运作,内容不仅涵盖了人类传统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还深入探讨了更多种类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如何帮助人类与环境、与其他生物进行交互
不信之书
《不信之书》是一部生动展现英国当代知识分子群像的小说,作者以细腻而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青年博士的学术挣扎和感情生活的困顿。